11月1日上午10時,隨著廣西電網調度中心正式下達允許并網運行指令,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右岸首臺機組(1號機組)投產發電,較原計劃提前兩個月完成這一重要節點目標。這是大藤峽公司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實的重要舉措,標志著大藤峽工程新增480萬度電能的日生產能力,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撐,為地方穩住經濟大盤作出了大藤峽貢獻。
大藤峽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志性項目,也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工程和紅水河十個水電梯級開發的最后一級,防洪、航運、發電、水資源配置、灌溉等綜合效益顯著。工程共配備8臺國內最大的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20萬千瓦,總裝機160萬千瓦。機組安裝分左右岸兩期進行,左岸3臺機組已于2020年7月全部投產運行,截至目前累計發電超84億度,有效緩解了地方電力供應緊張問題;右岸5臺機組計劃于2023年底全部投產。屆時,大藤峽工程年均發電量可達60.55億度,將為區域電力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為我國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大藤峽工程發電機組各項技術指標位居國內同類型機組前列,水輪機核心部件由中國自主研發,推力負荷3800噸,轉輪直徑10.4米,高7.5米,發電機定子鐵芯外徑17.2米,轉子最大直徑16.4米,安裝難度大,技術要求極高。為確保右岸機組安全穩定投產發電,大藤峽公司在深入總結左岸機組安裝經驗的基礎上,科學管理,精心組織,成立保發電工作組,提升機電安裝文明施工環境,優化機組安裝工藝,提前編制機組安裝、調試方案,確保各環節有序推進。
目前,大藤峽工程右岸其余4臺機組安裝正按計劃有序推進,其中,2號機組即將進入總裝階段,3號機組定子吊裝完成,4號、5號機組水輪發電機組埋件基本安裝完成,力爭早日全面投產運行。
大藤峽公司董事長吳小龍表示,將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工程高質量建設運行的強大動力,按照李國英部長對大藤峽工程提出的工作要求,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爭取樞紐早日建成并全面發揮綜合效益,成為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保障,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的重要結點,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的重要屏障,建設珠江黃金水道的重要中樞,區域電力安全的重要支撐,地方鄉村振興的重要水源,全面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促進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陳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