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nqj63"><label id="nqj63"></label></acronym>
  • <td id="nqj63"><strike id="nqj63"></strike></td>
  • <track id="nqj63"><strike id="nqj63"></strike></track>
    <track id="nqj63"><del id="nqj63"><menu id="nqj63"></menu></del></track>
  • <acronym id="nqj63"><label id="nqj63"><listing id="nqj63"></listing></label></acronym>

     您的位置:首頁>>工程動態>>職工園地

    “忠孝、勤學、公道”之家風家教

       

    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風建設、注重家風傳承。諸葛亮誡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朱子家訓“恒念物力維艱”。歐陽修的《與十二侄》,司馬光的《訓儉示康》……一封封家書流傳至今,成為跨越時空的家訓經典。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保持家族800多年長盛不衰。

    毛澤東同志曾立下“三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推動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激勵子孫后代增強家國情懷,努力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才”。

    我家從爺爺輩起素來強調“忠孝、勤學、公道”之家風家教。從我記事起,父母就一直這樣教導本人,他們素來在子女面前率先垂范。我們兄弟姐妹也一直這樣教導自己的子女。忠誠國家、孝順長輩、刻苦學習、勤儉齊家、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廉潔從事。

    忠,即必須忠誠國家,必須為國家干事,即使遭受誤解與委屈,不改對國家的赤子之心。父親1959年大學畢業的,在中學做教師,一直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教中學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政治,長期教數學、物理,別的是兼教。他桃李滿天下,素來很很受學生尊重。文革期間因為性格耿直被打成“黑派分子”,回到農村勞動,默默干活,不改忠誠黨、忠誠國家之心。幾年后重回中學教書,即刻寫入黨申請書,堅持10年每年寫,1979年入黨,用父親話說“黨考驗了我10年”。后來做了中學教導主任、校長,在黨支部書記任上退休。他常常教導我們這些子女,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必須忠誠國家,更不能做國家無恥的叛徒!我們銘記于心,也這樣教導自己的子女,兒子在北京理工大學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念本科、碩士、博士,也將忠誠國家牢記于心。

    孝,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父母在此方面傳承較好。本人父親輩兄弟姐妹較多,爺爺奶奶在我大姐出生不久即去世。母親沒有兄弟姐妹,為了較好照顧外公、外婆,父母決定全家遷到外公外婆所在村子,這在上世紀60年代,是需要很大勇氣、要頂著不少輿論壓力的,不少人還取笑父親是“上門女婿”!父親認為贍養岳父母是義務,在外公村子重新建了房子,一直與老人同住,二姐、我、弟弟都是在外公家出生的。父母幾十年一直照顧好外公、外婆,二位老人都長壽,外公享年88歲,外婆享年83歲。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F在父親去世將近20年了,他強調的孝道,我們一直傳承。母親已87歲高齡,身體健康。她不愿意出來與兒女一起生活,我們兄弟姐妹在村里重新建了房子,請了一人常年照顧她,我們兄弟姐妹每人隔兩三天與她通電話,4人每月都至少2人回去看望母親,陪伴她好幾天,與她“嘮叨”過去的歲月、現在各地的風土人情、社會情況等等。早十多年,我們陪著母親游遍了祖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目前她年事已高,不愿意出去走動了。

    勤學,爺爺那輩人一直堅持活到老學到老。外公的哥哥是清代秀才,外公也念過私塾。我小時候,外公常常拿著樹枝在地上教我認字,我念初中后,他就將自己收藏的古典文書拿出來教我。外公以前與我們說:“錢財不會管理也許會花完的,即使積累多很可能被賊偷、被強盜搶,唯有知識在自己腦袋里面,賊偷不了,強盜也搶不了!

    父親更是我們家勤學的典范,文革期間與我們說,別看現在推薦工農兵上大學,將來國家一定會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時常督促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將來一定會有用的。上世紀80年代,我們兄弟姐妹白天放學回來都幫著干農活,就常常擠出晚上時間,伴著煤油燈刻苦學習,3人都考上了大學,我們的下一代也是碩士、博士了。勤奮學習,起碼可以為自己謀得一份不錯的生活,同時也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公道,就是無論做官還是為民,必須具有公心,清白、本份做人,干凈干事!外公的哥哥(土改時是地主),解放前做團總、做保甲長,也一直堅持公道,土改時候那么多地主被斗,沒有人斗他!母親上世紀50年代初因具有初中文化,參加土改工作隊,給各人劃定成分,堅持政策、原則,直到現在,我有時回家鄉,鄉親們還與我說起母親當年在土改工作隊的事,很尊重母親。后來母親做過大隊婦女主任、大隊會計等,都是廉潔干事。她常說,“公家的錢財不能占的!”母親現在87歲了,村子里不少糾紛,大家還請她出面主持公道。

    父親后來當中學校長,也素來得到了大家好評,一直廉潔干事。他常說,為了公道,不要怕得罪少數人,只要對多少人有利,對國家有利,就應堅持。他說“人不畏我嚴,而畏我廉!

    堅持“公道”的家風家教,我們這些子女,在社會上會成為正直的人。我們兄弟姐妹基本是黨員,也會躬身垂范,傳承于我們自己的子女。讓社會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忠孝、勤學、公道”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與傳統美德,早已融入家族的血脈,也是家族的初心。在中華傳統文化的語境里,這些良好家風感召人向上向善,始終激揚著正能量,熔鑄成彌足珍貴的家族精神財富。

    我們夫妻是黨員。涵養良好家風,貴在落細落實。我們一直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繼續上好家風建設這堂“必修課”,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方能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崇德向善,凝聚昂揚進取的精氣神。

    愿我家“忠孝、勤學、公道”的家風家教能影響周圍家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厚植家國情懷,持續用好的家風培育好的作風,我們必能信念堅定、壯志在胸、豪情滿懷,意氣風發創造美好未來。

    (潘明鴻/文)

     

    2022-08-03
    主辦單位: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桂ICP備17005282號-1 Copyright©2022 大藤峽網站版權所有
    地址:廣西區南寧市邕寧區龍崗大道6號、廣西區桂平市北江橋頭大藤峽公司前方營地

    桂公網安備 45010902000026號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成a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