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藤峽工程左岸7號機組順利開機,水輪機主軸密封工作正常,大藤峽水力發電廠為期6天的首次自主搶修工作圓滿結束。此次搶修戰斗中,發電廠員工上下齊心,以舍我其誰、務期必成的斗志與決心,打贏了設備搶修攻堅戰,自主成功解決了主軸密封異常的問題,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描繪了新時代水利工作者的生動畫卷。
直面險情,謀定而后動
11月底,7號機組如往日正常開機過程中,用于阻擋尾水管中的水從主軸與頂蓋的間隙上溢的水輪機主軸密封漏水量陡然增加,頂蓋水位呈快速上漲趨勢,如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將有可能造成水導軸承及頂蓋被淹,進而導致機組非停的后果……
險情就是命令,發電廠廠部領導在接到值守人員匯報后,立即協同各部門負責人及相關專責工程師趕往現場,開展檢查。根據現場檢查情況,及時組織專題研究,分析及評估事故原因、危害、處理條件,并權衡了自主及外圍搶修的利弊,綜合研判決定自主開展7號機組主軸密封搶修。
面對時間緊、難度大、任務重、搶修環境差,并且是投產運行以來第一次全過程自主搶修等困難,發電廠對搶修任務進行了精心謀劃和細致安排。技術方面,經過現場檢查、查閱工程圖紙、聯合廠家代表開展專題研究,初步分析造成漏水量徒增的原因是主軸密封密封圈內部結構發生變化,造成其達不到密封強度,需對其進行更換;現場準備方面,聯系清渣隊伍提前清理搶修機組閘門表面飄浮的垃圾,確保落閘門時嚴絲合縫。
共赴使命,釋責任擔當
責任就是命令,隨著7號機組轉為檢修態,搶修開工的號角正式吹響。盡管近期冷空氣席卷,天空不作美,巧遇傾盆大雨,發電廠搶修人員自愿放棄休息,加班加點,冒雨連夜奮戰,操作門式起重機、關閉機組流道閘門、對機組流道進行排水……次日凌晨,具備對機組主軸密封進行搶修的安全條件。
一場搶修就是一場戰役,從戰斗打響的那一刻,不論是廠部領導還是一線職工,大家都保持步調一致,扎實穩步推進搶修各項環節順利開展。廠領導靠前指揮,他們穿梭在檢修現場的每一個面和每一個點,指揮部署搶修任務、分析研究現場難題,甚至卷起衣袖同搶修隊員一道進行搶修施工。因主軸密封搶修工作區域空間狹窄、陰冷潮濕,開展工作難度極大,為確保機組盡早歸調,全體搶修人員采取輪班制,分成白班、夜班2組,晝夜不停開展搶修工作。正值寒冬時節,工作區域泥水冰冷刺骨,厚達30厘米的淤泥拖拽著搶修人員移動的每一步。工作過程中衣服臟了,嘴唇干了,手磨破了,他們沒有絲毫抱怨。在這狹小且充斥著泥腥味的空間里,男兒肩挑重擔,巾幗不讓須眉,一件件污濕的工裝,一雙雙沾滿污漬的手,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都彰顯著工作時的艱辛和工作后的自豪。主軸密封塊的拆裝工序相當繁瑣,搶修人員在“揮汗如雨”的工作中不怕苦不喊累,迎難而上,以舍我其誰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責任擔當。
對主軸密封蓋與浮動環進行分離拆解后,發現導致主軸密封大量漏水的癥結是密封塊磨損嚴重且磨損不均。秉著“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搶修人員對主軸密封內部結構進行細致入微的全方位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逐一處理。
共畫“同心圓”,凝聚“向心力”
搶修人員在搶修現場沖鋒陷陣之時,發電廠各部門上下聯動,齊手并進,以強大有力的后勤支持作最堅強的后盾。安全生產部加大現場安全監管力度,發揮安全監督保障作用,多渠道備足安全、防護用品物資,最大程度保障搶修人員安全防護用品齊全到位。設備部、營銷部根據搶修工作急切所需物資,備齊備足搶修配件、專用工器具等搶修用品,有力保證搶修隊員在搶修奮戰工作時的物資需求。為保障加班搶修人員能量一日三餐正常供應,辦公室主動加班加點,根據近期氣溫驟降的實際情況,對接公司后勤食堂,實時控制菜品出鍋速度和打包、運送時間,確保每位搶修人員都能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同時,精心采購種類豐富、營養充足、健康可口的零食、點心,供搶修人員休息小憩時補充工作中消耗的能量,時刻提供細心、貼心、暖心服務,同心聚力描繪發電廠后勤支援保障的生動畫卷。
經過六天麋戰,7號機組主軸密封試運行一次成功,漏水量恢復正常。
此次搶修工作自搶修決策、方案編寫到搶修施工全過程均由發電廠自主組織完成,在節省外委服務費用的同時,還進一步錘煉發電廠青年職工的自力更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既練兵又增效的“雙贏目標”。正是由于這樣一批心懷“國之大者”,愛崗敬業、不畏艱難、敢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優秀發電廠人,用實際行動詮釋“標準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理念,發揚“實干、實力、高效”精神,用汗水和智慧譜寫了一曲勞動贊歌,奏響了新時代水利事業奮斗者的最強音。
(盧蘭衢/文)